国内线缆企业面临“双重大考”

国内线缆企业面临“双重大考”

   

    5月9日,记者从在江苏宜兴召开的“2013年全球电线电缆年会”上了解到,国家从5月1日起对国内线缆产业发展方向作出了新的调整,鼓励企业通过创新,加快发展用于新能源、信息产业、航天航空、轨道交通、海洋工程等领域的特种电线电缆,促进产业整体走向高端,进一步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

    这个新政策的发布与实施意味着什么?整个线缆行业发生怎样的变化?为此,记者走访了有关业内专家与企业家。

    行业洗牌到来,三成企业面临“淘汰”

    “我国线缆行业总量过剩、有效供给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投入产出低、科技创新能力薄弱,严重制约着线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新政策,这对当前产能过剩的现状明确进行了限制,质量、技术、品牌都不占优势的企业必然要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可以说,国内线缆行业调整产业战略布局、行内资源的整合、重新洗牌的时期已经到来。”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印永华说。

    过去的2012年,对于国内线缆来说,是一个艰难的“槛”,由于GDP增速放缓、全球金融危机、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等原因,甚至一度引发行业忧虑的倒闭潮。虽然我国的线缆行业产值早在2011年便已超过美国,跃居全球第一。但事实上,相较于欧美地区的线缆行业,我国还依然处于大而不强的局面,与国外知名线缆品牌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造成大而不强的原因何在?

    “多年来,我国线缆行业除了几家大型企业之外,目标似乎仅仅是为了短视的‘赚钱’,正是因为企业的目标短视,造成企业忽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尽管产能在快速扩展,但整个行业发展没有活力,缺乏后劲。”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蒋锡陪说。

    由于电缆生产企业缺乏准入的“门槛”,在快速“致富”的利益驱动下,一些不具备生产条件的企业,仅仅买几套设备、从其他企业或者科研单位“挖”几个技术人员,再从社会上招一些生产工人,就大张旗鼓地开始生产线缆,质量根本得不到保证。

    “现在,假冒伪劣线缆产品已经严重影响着电力系统的安全!我们与多个部门合作,已开始对线缆生产企业进行分类评估,今后凡是评估不合格的产品和缺乏诚信的企业,都将被取消其准入资格。”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中心主任冮宇峰在全球电线电缆年会上大声疾呼。

    应该说,这几年,随着对技术创新、工艺创新、材料创新的呼声越来越高,国内一些线缆企业也加大了对创新的投入。但是,我国线缆行业在参与国际市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还是缺乏核心竞争力。

    记者从电缆网(www.cableabc.com)提供给媒体的一份《线缆行业内参》中看到,目前,我国线缆行业平均投入研发的经费不足销售额的1%,国内线缆企业90%以上的产能集中在低端产品。

    “今后,一些缺乏创新能力、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弱,以及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等质量失信企业的生存空间,将被最大限度的挤压;质量诚信的优秀企业,优良品牌和优秀产品,将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关注和认可。”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巡视员郑卫华说。

    对此,中国电缆材料交易所总经理刘龙预计,中国线缆企业至2015年将被淘汰30%。

    谁抓住机遇,就将成为明天的“赢者”

    UL副总裁全球电线电缆事业部总经理赖伦辉认为:“随着全球线缆市场的日趋成熟,线缆制造业增长幅度趋缓。发达国家经济结构中制造业比重的逐渐降低和转移,形成电缆需求下降和产业高度竞争的市场格局。而亚洲新兴经济体对电缆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快速增加,世界线缆生产中心在向亚洲转移,这为我国线缆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尤其是随着中国电力工业、数据通信业、城市轨道交通业等行动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线缆的需求也将迅速增长。与此同时,全球性经济危机在持续发酵,对于高成本、低附加值的线缆行业来说,进一步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那么,我国线缆企业该如何抓住新机遇应对未来挑战呢?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中心主任冮宇峰认为,要加快转变电缆行业由粗放式的发展向集约化和高技术化方向发展,努力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适应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变化,以提升质量为核心,以信用建设为目标,进而延伸到企业的品牌、市场和技术的创新。

    有关专家举例说,“未来5到10年,我国的船舶工业将以迅猛的势头增长,而处在产业链上游的线缆行业将迎来发展的机遇。但事实上,企业要真正进入并不是一件容易之事。船舶用电缆与轨道交通电缆的要求同样严格,由于船舶所处环境的特殊性,所用电缆起码要满足于防火、防水、耐压、无毒等要求。这就需要国内线缆企业必须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关键领域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在科学前沿和战略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而在蒋锡培的眼里,除了要加快技术创新外,企业需要全力拓展市场。但市场又跟外部环境息息相关。“我们希望能够讲质量、讲品牌,性价比好和优质优价的采购管理办法成为全社会的管理办法之一,以解决无序竞争的现状。同时希望政府监管到位”蒋锡培说。

    解决难题,需企业与政府形成合力

    《对2011版产业政策的有关条目进行调整的决定》出台,已让国内一些小规模线缆企业坐立不安。参加年会的国内企业普遍有着这样的担忧:新政策的实施,会使得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但也会使某些电缆企业瞄准那些限制之外的条款,出现新的过剩,令整个行业再次陷入过剩—治理—过剩的循环中。

    对此,一些有识之士却认为,“新政策的制定,是为了抑制过剩产能,但总量过剩、结构性矛盾突出、科技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电缆行业想要彻底摆脱当前状态,不能光靠政府出台一些政策去限制和倡导,更需要线缆企业积极主动抓好产业升级转型,努力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经济学家、企业研究所所长陈小洪同样认为:“中国电缆行业已经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但产品以普通产品为主,企业技术开发能力不足,企业资本能力也不是很强,市场和品牌能力偏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国际级的大企业,本土最大的电缆企业规模只有国际领先的前两三位企业的1/3或1/4水平。行业集中度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有专家建议,政府不但要通过顶层设计与政策扶持,来有效解决严重制约行业发展的“痼疾”,同时,要充分发挥我国华东、华南地区优先发展起来已形成最先进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建立行业发展的示范区,率先实现科技、技术和材料创新,引领我国线缆企业向高端发展,加快开拓国际市场。政府还应加大职业教育的力度,加大对线缆中小企业担保的补贴力度,出台鼓励高端人才引进、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地产品采购、市场开拓等政策,辅助我国线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TAG:
评论加载中...
内容:
评论者: 验证码: